還大家最基本的需要

2020年7月29日,政府的疫情新措施:全港食肆禁堂食。這天大雨滂沱,大家要解決食飯地點這難題更加頭痛。
2020年7月29日,政府的疫情新措施:全港食肆禁堂食。這天大雨滂沱,大家要解決食飯地點這難題更加頭痛。
最近常常聽到有人說「抗疫疲勞」,這的確是很多人的心聲。我們就決定用大自然綠色植物來製作一個可以放在家中/辦公枱上的微型森林生態球,叫我們安坐室內都可以欣賞天父創造的世界,讓人心曠神怡。
疫情下,社交限制措施生效,社區導賞活動不得不改變分享形式甚至取消。然而,這並不影響老友發展及進入社區的行動,更成為契機讓我們與夥伴思考如何在疫情下展開新的無家者發展工作。
每逢中秋前一兩個月,總會收到不少老友記致電詢問「今年幾時有中秋飯食呀?」除了能到酒樓吃一頓較為豐富的晚餐外,我更相信他們每年都渴望與幾百位老友記及同工義工像家人般歡度佳節,正如同工所期盼的一樣。
『黎生,有無雙人房呀?有兩位朋友急住入住架!』
『Anthony,今晚會安排個老友記入住你旅館,女士嚟架!』
『Vina,麻煩幫我哋預備一間八人房吖!』
幾位民宿及賓館負責人收到協會同工的電話後立即以行動回應。
回想過去幾個月,經協會外展同工探訪,又或是經社署同事轉介,需要安排入住緊急短期民宿的朋友,已超過70人。入住人士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麥難民」:因應麥當勞在疫情影響下,暫停24小時晚市堂食服務,以致原以麥當勞為家的老友記,突然不知所措。第二類是「疫難民」:因為疫情關係,所以不能往返國內屋住,中港兩邊走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可能兩邊都隔離十四天,亦難以負擔隔離所需要的幾千元費用,更何況香港的昂貴租金?最後在無可選擇下只能露宿,待通關後回家。